销售咨询热线:
18914969220
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超声波清洗器原理大揭秘:为何能有效清洁各种物件?

超声波清洗器原理大揭秘:为何能有效清洁各种物件?

更新时间:2025-03-13  |  点击率:27
  在现代生活中,超声波清洗器以其高效、便捷的清洁能力备受欢迎。那么,它是凭借什么原理实现对各种物件的高效清洁呢?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——空化效应。
 
  超声波清洗器工作的主要部件是换能器。当设备通电后,其内部的压电陶瓷在电信号的作用下发生高频振动。这种振动被传递到与换能器相连的清洗液介质中,产生交替变化的压力波,使得清洗液中的微小气泡不断形成和破裂。
 
  当超声波在清洗液中传播时,液体分子会周期性地受迫振动。在低压区,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,压力降低,使得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形成微小气泡,这一过程称为“空化核”的形成。随着超声波传播到高压区,压力迅速升高,气泡会急剧收缩。而在气泡不断生长和收缩的过程中,内部的压力会发生剧烈变化。
 
 

 

  当气泡最终破裂时,会产生较高的局部温度和冲击力。这种瞬间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可以对物件表面进行猛烈撞击。即使是那些藏在狭小缝隙、微小孔洞内的污垢,在这种强大的冲击力面前也难以逃脱,从而被从物件表面清除下来。
 
  而且,超声波可以在清洗液中传播并作用于整个物件,不管是件件的正反两面,还是复杂的内部结构,都能得到均匀有效的清洁。这种非接触式的清洁方式,也不会对物件表面造成损伤,尤其是对于一些精密、脆弱的部件,如电子元件、眼镜镜片等,超声波清洗器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。
 
  正因为空化效应的特别作用,超声波清洗器能够在不损伤物件的前提下,实现对各种物件的深度清洁,让清洁过程变得轻松又高效。